close

懶懶熊.jpg

養腎防老!睡前熱水泡腳好滋養

前一陣子突然想起泡腳好像可以讓身體循環變

(我的身體算是外強中乾的,人又懶的運動 . . . . .只好想其他方式讓體內循環更好)

比泡溫泉來增加身體循環來說,它要出門又要花錢,也不是每週可以做到;

但泡腳的方式,在家就可以使用,方便又實惠!

剛開始,前二個月我都是洗完澡後,再用小的臉盆裝滿熱水,以水高度可泡到腳裸即可

然後泡腳約10min,泡完後再喝一杯水;每週泡2-3次。

但這二個月我就有點偷懶了,在洗澡前先把腳洗乾淨;然後邊泡澡邊洗澡/洗頭

時間大約是5-10min,一週3-4次。

我覺得泡腳後身體的循環有變比較好,排便比以前好一點,

(這二個月有增加輕運動,洗澡前後我會在家裡做原地踏歩及呼拉圈運動15-30min)

我想夏天的效果可能沒有比較好,到了秋冬的效果可能更顯著

因為我個人到了秋冬晚上我就會穿襪子睡覺,增加保暖及減少感冒機會

所以如果泡完腳再穿襪睡覺,我想身體循環應該會更好吧!

 

文章來自:商業周刊/華人健   &   常春

冬天裡,試試泡腳的好處吧!

現代人常坐辦公室,又懶於運動,普遍足部循環不良。膝蓋以下到腳底,有許多重要穴道,常以溫水泡腳,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,加強體內與末梢循環。

睡前泡腳最養生,泡腳,屬於水療的一種,藉由水的浮力、阻力、溫度與按摩,可以刺激與改善循環。每天泡腳一次,就能輕鬆達到養生的目的。

泡腳對健康的好處,主要在於改善血液循環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主治醫師吳建隆說,若從西醫的觀點來看,由於人體血液有一半以上是集中於下肢靜脈,因此靜脈回流要好,需要仰賴良好的肌肉收縮與關節活動,但是忙碌的現代人缺乏運動,平日上班若不是久坐於辦公桌前,就是好似罰站般站上一整天,容易造成靜脈曲張,尤其上了年紀的人,長期不動,也可能影響心肺功能,而原本心臟有問題者更要留意泡腳有助於改善循環,降低腳的腫脹感,減少心臟的壓力負擔。

從中醫的角度看泡腳對健康的好處,則「保暖」是極為重要的一環。以享壽101歲、養生有方,曾擔任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的陳立夫為例,就是身體力行沐浴按摩,利用水的溫熱能量促進血液循環通暢的最佳範例而根據陳立夫的48字養生要訣,除了強調「養身在動、養心在靜」,也建議「頭部宜冷,足部宜暖」。

一般人從出生以後,足部大多有鞋襪保護,少受刺激,因此對外來的刺激反應較大,中醫認同的「全息理論」,視腳板形狀如同人的身體一般,大拇指對應的部位是人的頭部泡腳泡到膝蓋以下、小腿肚的位置,相關穴位受刺激的範圍,可涵蓋足底唯一的穴位,也就是與腎相關的「湧泉穴」,還有其他足底各個反應點,以及腳背與腳的前、後側到膝蓋以下,中醫古代所稱的「五腧穴」,對於改善血液循環,尤其足部屬於循環末梢,會有相當的助益。

泡腳前 一定要知道的事
1 泡腳的時機:以用過晚餐後約1、2小時,睡前泡腳為佳,若是習慣在晚上11點左右入睡的人,建議可在晚上8~9點之間泡腳每次泡腳,時間以不超過20分鐘為原則。

2 泡腳的水位:視泡腳桶的大小,膝蓋以下皆可,中醫認為最佳的位置是在腳踝上約3吋處,也就是泡到腳踝上約10~15公分的地方,不必泡到小腿肚不可不過,若希望促進血液循環,避免靜脈曲張,則可泡到小腿肚。

3 泡腳的環境:以選擇通風良好的地方為主,但要留意避免著涼,可以刻意到浴室去泡,不必擔心環境會不好整理而不嫌整理麻煩的,也可以選擇在客廳裡,邊看電視邊泡腳。

4 先準備好溫熱食物:在泡腳之前,可以事先準備好少許的紅葡萄酒,或是1小碗熱雞湯、半碗熱粥或者1杯溫牛奶,以便在泡腳之後食用,可以溫胃粥品的內容不必太過複雜,簡單即可,食用量也不宜太多,以免反而影響睡眠品質。

一般人養生為目的,泡腳後以適量的瘦肉粥來溫胃就足夠,比起只喝牛奶或熱湯更好些。冬天常見的麻油雞、薑母鴨、燒酒雞或羊肉爐,則只要對證,且沒有慢性疾病或心血管問題的一般人,可適量食用不過,若是有感冒症狀的人,則宜食用生薑稀飯,以1杯米、3片生薑切絲煮成約4 碗稀飯即可(依此比例煮起來的量約4碗,但若不吃那麼多,可依比例減少不必1次吃完,也可以當早餐食用),沒有生薑的季節則可用老薑替代,但必須連同老薑一起吃下肚。

下列狀況 不可泡腳
更重要的是泡腳的禁忌,有下列情況者,不可泡腳:
1 當腿部或腳上出現發炎性或潰瘍性的傷口或出血狀況嚴重時不宜,以免造成發炎現象。
2 急性扭傷期間,宜冰敷而不可熱敷或泡腳。
3 皮膚處於發炎期間也不宜,以免情況惡化。
4 糖尿病患者、末梢血管疾患、年紀太大有皮膚感覺異常(或末梢神經對熱的感覺異常)等,要注意溫度與時間,以及泡腳後的皮膚狀況,以決定是否可以再泡腳。

泡腳養生的最佳溫度,是以維持水溫在40℃為最適宜。尤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與銀髮族,由於末梢神經較不敏感,水溫的控制要特別留意,以免溫度過高會有燙傷的風險。因此,最好能備妥溫度計,以便確知泡腳水的溫度。


由於泡腳的水量並不多,要持續維持泡腳20分鐘期間的水溫都不會下降並不容易,建議可請家人協助換一盆溫度適宜的泡腳水,或是另備一只裝水的檜木桶,放入電湯匙加溫,以使水溫能維持住,但要更換使用時,記得要取出電湯匙,並且確認水溫沒有高過40℃,以免不慎燙傷。


如果選用市售的泡腳機,雖有可維持水溫或兼具水療振動、氣泡按摩的好處,但價格相對較高,且需留意機器的清洗與保養,不論是自己DIY或是使用泡腳機都各有優缺點,可視個人情況與喜好而做選擇。

泡腳後 要保暖
泡腳之後會使腳部的汗孔全開,這時不可忽略足部的保暖,最好是把腳擦乾之後,馬上穿上襪子,或是穿上軟毛保暖的拖鞋。冬天空氣寒涼,泡腳後沒有做好保暖,反而會不舒服。

自製泡腳湯 健康又經濟
專業醫師設計的泡湯配方,可以兼具養生與足部潤膚的作用。泡腳要對證,與治療疾病相關時,使用的藥材、劑量與注意事項,必須經由專業醫師處方只是一般養生作用,可以自己DIY處理,該如何自製養生泡腳湯方?吳建隆醫師提供下列湯方可作參考 ~  http://www.ttv.com.tw/lohas/green12598.htm

●醫師小叮嚀:不論泡腳或泡澡,都應對證選擇適合自己的湯方,而且前提是以養生與輔助為主,並非替代正規的治療泡腳的頻率可視自己的需求而定,若是治療疾病的角度,在症狀獲得緩解時即宜減量,而連續使用3~5天均未見改善時,則不宜繼續使用。

 

 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
人體腳部光是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,若以雙腳66個穴位計算,則佔全身穴位的10%。

為什麼泡腳對健康有這麼大的好處呢?周宗翰中醫師進一步解釋,人體腳部光是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。若以雙腳66個穴位計算,則佔全身穴位的10%,它們分別對應著人體的五臟六腑。而經常泡腳,則有助刺激腳部的腎經湧泉穴,與踝關節以下各穴位,從而起到滋補元氣、壯腰強筋、調理臟腑、疏通經絡;以及促進新陳代謝、延緩衰老的作用。

足浴能補腎 鹽水+穴位按摩好舒緩

不過,足浴並不只是將腳放入水中即可,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程序。周宗翰中醫師提到,最佳的建議方法是,水溫保持在40到42℃左右;且水深最好能淹過小腿度,並適度在水中加入有助入腎的鹽巴,都是不錯的方式。

進行浸泡時,不妨可將手掌握拳,適度敲擊小腿內側以刺激肝脾腎經,或是用手按摩小腿的穴位,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,或是足三里、三陰交等部位,都有助加強經絡、氣血循環,達到更好的護腎效果。

睡前效果佳!足浴助陽氣生發更好眠

而足浴的使用時間上,則建議選擇在晚上臨睡前進行效果最佳,每次浸泡20至30分鐘左右,以防止水溫過熱、過度發汗,而導致體力透支。且最好能於泡腳完畢後半小時內上床睡覺,更有利陽氣生發,並達到一定的助眠作用。

【中醫師小叮嚀】:

周宗翰醫師提醒,腳部下肢等部位有開放性傷口、異味性皮膚炎、腦血管疾病患者,以及懷孕中婦女,不建議進行泡腳的足浴動作。以免過度刺激,不但補腎不成,反使症狀過度惡化,甚至影響胎氣。

 

 

~End~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