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小丸子爺爺奶奶11108.jpg

都是你在照顧爸媽? 鄧惠文:留個位子給那個人吧

111-0812

若兄弟姐妹感情不好,在父母年老需要照顧時

父母很難得到很好的照顧

但這也是父母需要學習或承擔的課題

 

當我有看到父母有狀況時,我會在群組將情況告知兄長

但若兄長們裝死、已讀不回時

我也不會積極處理

因為照顧父母是大家的責任

我不想一個去承擔大家的責任

大家以前對於父母照顧他們都享受的那麼理所當然

我也不想被他們的行為勒索

這是父母與兒子間的問題

 

現在我做我想做及能做、至於再多父母也不能強求我

我也會心疼看不下去,但被父母傷害後寒心

再多的親情也會被消耗光了

可以理直氣狀跟女兒說時,請你也理直氣狀的對兒子們說吧!

如果我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及位置

我的身心都受影響!

 

如同文章所說,照顧分攤也要留個位子給那個人吧!

我不是不孝,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

如果我是獨生小孩,我沒得拒絕,但我有手足時

請大家做好該分攤照顧父母的責任

如果達不到,這也是父母要承受的後果!

Vicky

 

 

 

都是你在照顧爸媽? 鄧惠文:留個位子給那個人吧

當父母變成需要被照顧的一方,無論是親子情感的繫絆矛盾,還是手足間照顧分工的協調,往往令人身心俱疲,對此,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在康健雜誌和台灣人壽舉辦的世代講座中,針對照顧失衡的實例給出建議,以下為摘要整理:

發布時間:2019-03-10  整理報導 葉懿德  康健雜誌  - - -   天下雜誌文章連結

有想過「要怎麼對待自己的父母嗎?這件事是可以想的嗎?……」人生可能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計畫的,但是照顧父母這件事,你有辦法計畫嗎?誰知道父母什麼時候會突然從一個活力充沛、高高在上的狀態,突然跌落下來,有時候可能只是他出門不小心跌倒,或是原本以為只是有點不舒服,但檢查報告結果讓所有人錯愕,其實在照顧父母這件事上,子女往往會覺得措手不及,如果你有手足,「你有想過,誰會是那個主要照顧者嗎?」

 

我分享一個故事,有一對姐妹,媽媽有次重感冒再加上腸胃炎,非常不舒服,姐妹兩人晚上陪著媽媽在急診室,當時媽媽打著點滴,整個人因為很難受,情緒非常暴躁,結果半夜一兩點,妹妹就說「姐,我要先走了。」其實姐姐當下很錯愕,想說自己隔天也是一早要上班,而且並沒辦法請假,但她還是讓妹妹先回去了。之後,姐妹聊起這件事,「那天你很累嗎?怎麼11點去急診,凌晨1點多就要回家?」妹妹就說,「姐,我沒辦法承受,沒辦法看這麼強悍的媽媽躺在病床上的樣子,而且她一直不停抱怨,我很害怕。」

 

其實當人面對不舒服和疾病的時候,考驗的是所有人格力的完整性,所以在照顧長者的時候,可能會面對非常可怕的衝擊,因為面對疾病和死亡的威脅,他可能已經不是你心目中的那個人了。

手足逃避照顧? 「試試留個位子給他」

(在照顧父母之前,應先檢視家族關係間的失衡,處理好親子、手足問題。)

人有兩隻手,有分慣用手和非慣用手,父母也有慣用子女和非慣用子女,會變成慣用子女的,有兩種極端狀況:第一是父母最厚愛的那個小孩;另一種是因為得不到父母的認同,所以想要表現得更好,在他內心深處,會希望「父母有一天會看到他」。曾經看過有家屬,在病人已經彌留的時候,仍然不停追問「我這樣照顧你,你高興嗎?」換言之,他直到最後一刻,都希望能得到父母認同。

 

我知道的一個故事是母親非常偏愛妹妹,不管妹妹做錯什麼,一定是她頂罪,媽媽都護著妹妹,但是在媽媽要開重要的手術的時候,妹妹居然因為旅展的優惠券要到期了,跟媽媽說「如果那時候我不去旅遊,優惠就沒有了」媽媽就說「你當然要去啊,沒關係,有你姐姐在。」姐姐在跟我說完這句話之後,哭了50分鐘,覺得實在是無言以對……其實姐姐是大學教授,但一聽到媽媽生病,馬上就把所有工作和行程都取消,沒想到妹妹只是因為旅展優惠券,跑去跟媽媽商量,所以從此之後,在她照顧父母的計劃中,就沒有妹妹這個角色。

 

但當要照顧父母的時候,才處理手足關係已經來不及了,因為在高壓力的狀況下,沒辦法解開任何傷口,所以如果現在父母親狀況沒那麼急迫,建議可以開始思考家族間的失衡,例如,你的手足是屬於躲避型的,你有沒有辦法留個位子給他,或許他沒辦法照顧得很好,但如果你不留位子給他,你們之間那個「你比較能幹」的洞會永遠存在,如果你不鍛鍊他,你就是選擇了自己照顧的命運,另一方面,你也要思考父母想要的是什麼,有些老人家會說「因為姐姐能力太強了,妹妹都不敢回來陪我,」而且那個沒有陪伴父母走最後一段路的人,他的內心可能是很扭曲的,他的愧疚感或許只能靠責怪別人,來讓自己好過一點。

 

所以嘗試留一個位子給他,一周至少要有一天,用盡各種方式,讓他用他自己的方式來照顧父母,不管他的方法是什麼,都要忍住不干涉,因為老人家也許會覺得,「孩子不來陪伴他,不是因為他不孝順,是因為他哥哥太強勢了,」父母永遠會為那個沒有出現的孩子脫罪的,如果你已經做到這樣,還是不能改變他,那你要想辦法,把自己跟父母的帳安頓好,讓日子能繼續過下去。

 

照顧父母 適時轉換角色很重要

(在照顧父母過程中,適時轉換角色,讓自己喘息,才能走得更遠。)

我有一個病人,他希望能把父母親接到家裡侍奉晚年,因為他是唯一的兒子,他的姐妹都已經嫁出去了,但他的妻子從國外嫁來台灣,沒辦法照顧自己的父母,所以帶有很深的愧疚感,也覺得「我為什麼要照顧公婆到這種程度?」因此夫妻間有很多不愉快,兩個人在參加家庭治療時,妻子不斷指責先生是媽寶,有一次先生受不了哭了,決定把話講清楚。

 

先生:「我要把父母帶在身邊,不是因為我是媽寶,是因為我已經不是孩子,作為一個成熟的人,我要有擔當。」

妻子:「你要擔當什麼,你的姐姐妹妹帶走豐厚的嫁妝,卻什麼事都不管。」

先生:「正因為如此,所以他們是沒有人照顧的可憐老人,我不是在照顧我記憶中的母親,我照顧的是一個可憐的老人。」

他的妻子似乎無法理解,但這讓我很有感觸,「要怎麼樣把你照顧的父母看成是一個他者來照顧?」其實有時候把父母當作是他者,照顧起來比較容易,但有時候你又要記得,他們是你的父母,是你不能割捨的責任,這兩種角色你必須不斷轉換,你才能夠承受在照顧父母時面臨的一切,這也是可以長照的關鍵,如果你沒辦法適時的轉換角色,恐怕沒辦法長久的照顧父母,有時候你容許自己喘息一下,才能走得比較長遠。

(本文轉載自「康健雜誌」,版權所有,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。)

 

( 相片有侵權請告知,立即刪除。)

~End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icky 的頭像
    Vicky

    兔媽媽+2個寶貝女兒

    Vi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