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蝶古(谷)巴特Découpage拼貼藝術(或Decoupage)」是一種透過黏貼色紙、剪紙、金箔,並結合特殊塗料,而完成的藝術裝飾物品,常用的對象是一般的器物、家具或任何想要美化的居家環境或物品,而剪紙的來源大部分是從雜誌或隨手可得圖案或相片,若要以一句話講完,大概就是:「把任何喜歡的圖案剪下來,貼到任何想貼的地方上。」最後則是利用漆料的塗刷,直到表面能夠平整滑順,整體看起來就像是繪畫或是鑲嵌的一個精美作品。而最高層次的要求甚至塗佈了3040層,再逐次加以仔細打磨與拋光,然後才算大功告成。







一般來說,拼貼藝術的起源都是指向法國,而「Découpage」的名稱則是從「découper(剪裁)」這個動詞而來,在1718世紀時,受到當時許多貴族名流的喜愛而逐漸推廣開來,並風靡到義大利威尼斯等地。






而另一種可能的發展方式,則是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墓碑藝術。當時的游牧民族部落把剪下的毛毯,拿來裝飾祖先的墳墓墓碑。後來這種裝飾方式陸續傳到了中國,大約在12世紀的時候,人們將剪裁下來的紙張用來裝飾燈具、窗戶、木盒以及其他物體;一直到了17世紀,義大利威尼斯因為透過和亞洲地區的貿易機會,而將這些裁切並拼貼紙張的裝飾藝術傳進了歐洲。






還有一些研究者指出,發源地可能來自於德國與波蘭,他們利用當地既有的摺紙藝術來裝飾生活日常用品(比如說時鐘),直到今天都還能在國際拍賣網站裡(如:eBay)發現這些作品。






17世紀中國漆器開始進入歐洲並形成一種收藏風潮時,開始有人利用拼貼技法,來摹仿當時只有貴族或上流社會才買得起的中國漆器,並被稱之為「lacca contrafatta , 'counterfeit lacquer'(假冒的漆器)」,之後才陸續發展出獨創的風格,成為裝飾家具或製作藝術品的一門工藝藝術,而不再只是仿冒中國漆器,於是又有人稱之為「poor man's art窮人藝術」。






到了20世紀當代,就像原先的發展歷程一樣,陸續有人開始實驗更多的技法來表現拼貼藝術,也加入了更加抽象的藝術風格,其中包含了「畢卡索」和「馬蒂斯」,而最有名的則是野獸派馬蒂斯的藍裸(Souvenir de Biskra紀念比斯克拉)。」





因為追求美好的生活與事物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,然而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繪畫的專業能力,因此才會產生將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案剪下來,並貼到生活周遭物品上面的折衷辦法,這個原因是拼貼藝術最主要的原動力,創作過程中不需要太多的藝術專業知識與技巧,反而是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的常識,比如:「剪、貼、塗、磨、等。」而且幾乎都是從小就經常在做的事情,只是後來被大人罵多了以後,也就慢慢淡忘當初在牆壁上盡情揮灑,以及筆記本中藏著無盡寶藏的快樂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Decoupage 蝶古巴特源自於法文動詞,意思是將美麗圖型剪裁,拼貼裝飾於家飾物品或傢俱上,展現出創意設計的裝飾藝術。 Decoupage源自東方漆器的裱貼技法~15世紀時中國的漆器在歐洲貴族圈掀起一股風潮,漆器所呈現的雅緻與高貴氣質、技法的繁複與細密等等,再再擄掠了歐洲人的心。但當時東西方的交通往來不易,再加上漆器的做工繁細,曠日費時,所以中國漆器在歐洲的市場上實在是千金難求。也因此激發了歐洲商人開始研究漆器的製作技法。首先,威尼斯人將一些印刷精美的圖片,使用適合的膠液使它能緊密牢固地貼置在家具上。而後局部著上所需要的色彩,再漆上多層的雄黃脂以完成這項工作。這項工作為現今Decoupage的技術奠下功不可沒的基石。




到了17世紀,英國所生產的精緻家具中,便充分表現出上漆技法的精進。在法國,Martin兄弟更是研究出新的漆劑,以達作品的完美。 而歷史悠久的Decoupage製作技法再度風行於歐美,其實是自美國開始的。當許多的家具逐漸老舊卻又捨不得丟棄時,喜愛動手修復家具的美國人便利用Decoupage的手法,讓這些老東西有了新生命。起先只是一些鄉村風味的印花圖案出現在美國人的古董家具上,而後歐洲人便發現,這項歐洲人老早就會使用的工藝似乎可以有更進一步的表現。於是,在今天科學技術的輔助下研發出專用的膠劑和漆劑,不但可以快速乾燥,呈現所設定的特殊效果外,更藉由印刷技術的精進,印製出許多精美的各類海報、印花紙等等,替代難度較高的手繪技巧,讓許多喜愛自己動手做的歐美人士,可以隨心所欲的製作獨具個人巧思的創意作品。





而現今的Decoupage不只侷限在工藝品的表現上,現在的歐洲街頭可以見到許多利用Decoupage製作的特殊櫥窗陳列,雖然沒有以往古老技術的繁複,但卻十分的時髦,甚至非常具有現代感。在台灣,Decoupage被直譯為「蝶古巴特」而廣受歡迎,在製作技法上雖有不同的風格,但也各具巧妙,其簡易入門及運用器材廣泛的特性,更使人人都能成為生活妝點大師,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





今日常見的Découpage藝術,早已脫去古老繁複技術的枷鎖,但仍然保有自十七世紀以來的傳統延伸與其內在意涵。並且在現代化科技的協助下,不論是黏著劑或漆料,以及各類型精美印刷品,不但省去枯等作品乾燥的時間,還能依據材質特性變化出各種特殊質感與效果,除了大量替代傳統需要高度技巧的手工繪畫外,還能創造出獨具一格的個人設計風格。







  只要完成必備的基礎技法課程,每個人都可以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素材或廢棄物,發揮個人獨具的無限巧思與想像空間,不但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,還可增添許多居家生活的情趣;對於以開店的老闆而言,省下高額的設計裝潢費用,以DIY的方式自創獨特風格,呈現給客人一個全然不同的體驗,從以前只能讚嘆欣賞他人的美麗作品,到現在可以自行創作,全繫於思考與觀念的一線之間!


 


給大家參考~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icky 的頭像
    Vicky

    兔媽媽+2個寶貝女兒

    Vi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