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文化的進歩及社會的變遷,導致現在的離婚率升高,也造成了很多單親的小孩,而離婚對小孩的成長過程影響真的不小,為人父母者處理婚姻問題時不可不慎呀!別因為大人的情緒化而影響到小孩一輩子的人格發展。
每個人在結婚時都是帶著相愛的心情走進婚姻,可是一旦婚姻不好時,卻帶著恨意離開婚姻,不論對自己或小孩都是一件很傷的事,雖然我也有可能會遇到這事,但是我知道人生不是只有恨這個選擇,想想當初相愛的美好,我想很多事情可以慢慢的適懷,雖然不容易但仍要努力;我並不是不讚成離婚,若是沒有小孩,離婚好解決,但是若是有了小孩,我想很多事情就要好好的處理,再說我認為現在多數離婚的人,都沒有好好先為孩子的權益著想或努力,都只是雙方意氣用事而且都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想,沒有幫對方設想,如果是這樣的後果,那當初又何必結婚及生下孩子呢!讓小孩無辜的承受大人選擇錯誤的受害者,若是夫妻雙方都真心為彼此努力或改變,我想婚姻真的不至於會走到離婚這歩,畢竟離婚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式。
但是要是另一半會嫖、賭、家暴外遇等行為而且不悔改,其次是雙方都不願對方改變,造成家庭中的氣氛不佳,這都會造成小孩人格的發展,若是這種情形我就讚成離婚,不離婚不代表是為小孩好,但是要做這個決定就要慎重,不能馬虎。
我4哥哥中有3個已婚,但其中2對已經離婚,2對中也有1對已經再婚,離婚比率之高已成為家族的事蹟;每對離婚背後一定有原因,這個我就不細談,我只是說明小孩的處理方式,讓大家了解離婚對小孩所造成的影響,供大家在婚姻的分岔路口時多一個思考模式。
沒再婚的簡稱A,再婚的簡稱B;兩個哥哥都是生二個男生,都是在小孩國小時離婚。
A哥哥離婚後,跟前妻各扶養一個小孩,A哥哥每月有給少部份扶養費(聽說),因為哥哥平常很忙,沒時間顧小孩(但是應該付錢或補習的部份,他會委託我媽處理,這個部份還算盡責),所以小孩星期日晚上到星期五都是在爺爺家住,到了星期五才回自己家住,所以算是隔代教養,不過假日偶爾會去媽媽家住,弟弟也會到爺爺住,所以對二個兄弟的感情還算不錯;不過剛離婚時感覺小孩沒有什麼情感上的變化,只有說話之間動不動就會腦羞成怒,脾氣不是很好,還有在國小時有發生一個狀況,離婚後的新學期,學校有發下家庭調查表,請學生帶回家給父母填寫,我的姪子遲遲沒有交回學校,最後班上的導師特別打電話到我娘家詢問情形,後來我爸爸詢問他孫子,他才說他不想讓老師知道他爸媽離婚,這時才驚覺小孩其實很在意父母離婚的事情,可是生為大人的我們卻沒有顧慮到小孩的想法,自從那次以後,我偶爾也會主動與他交談,也請爸媽別對小孩太嚴厲或過於碎念,因為這個時期小孩不喜歡長輩太嘮叨,越這樣越有反效果出現,有時候回娘家時發現他對爺奶說話不客氣時(當然老人家對小孩說話口氣也不是很好),我都會用開玩笑的口吻說,那個是我父母吔,我都不敢對他們這樣說話,你能不能對他們口氣好一點呀,這時候再翻過頭以輕鬆的口吻對父母說,不要用口氣說話,我要是小孩聽到也是不舒服,好好講他多少會聽下去;現在到了國中,脾氣就好多了,對我父母的口氣也是改了很多,其實小孩只要有人關心,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,我想小孩慢慢會感受到親情關愛而且會改變的,若是放棄了我想就很難拉的回來的。
B哥哥跟前妻是感情不好先分居幾年,其實是哥哥不甘願簽字,所以才拖了好幾年後他才甘願放手,剛開始有段時間是一人養一個,後來因為哥哥都沒有在顧小孩,小嫂不忍小孩受苦所以兩個她都帶回娘家扶養,在分居期間遇到我爺爺去世,她一樣回家盡孫媳婦的喪事責任,當時我看在眼裡,還問她說為何不跟我哥離婚,她回答說是我哥不願離婚,我還為了這件事問我哥也叫我娘處理,結果我哥那個牛脾氣,當然就不了了之,還好過幾年後就聽到離婚的消息,心裡還蠻為嫂嫂高興的。其實在B哥的婚姻中,夫妻兩人的脾氣都很硬,誰也不讓誰,就算嫂嫂肯改變,我想我哥那個壞脾氣也不會改變,而且我知道我哥那個個性從小就是被我爺爺奶奶寵壞的,所以難以改變,也因為兩人的關係多少影響到小孩的個性,我看了也很無奈也無力改變什麼。
因為嫂嫂當時忙著上班賺錢養小孩,大多提供物質上的需求,所以平時比較疏於親子互動,對小孩的管教也比較嚴格,相較偶爾去爸爸那住,爸爸也是愛玩的個性,會給他玩電動遊戲還有買玩具及給錢,而且不會管他,所以他就覺得爸爸那裡是天堂,因為這樣小孩很喜歡到爸爸家住,可是這樣就會產生管教差異,這樣對小孩的行為不好,為了希望管教一致,嫂嫂打電話要與哥哥溝通,哥哥都不給她說話的機會也不處理或改變,就把電話掛了,所以嫂嫂就請我幫忙,我就會跟哥哥聯絡要不然就是透過娘家媽媽轉告威脅哥哥,三不五時這樣,後來因為無法改變哥哥的想法,所以後來嫂嫂就不讓小孩回哥哥家住,我能夠了解,畢竟365天負責養育的人是我嫂嫂,我哥沒出錢負擔小孩的扶養費就算了,還不幫忙教育小孩的,只會扯到後腿,連我看了都生氣;或許是因為男生的關係,在小時候需求父愛時卻缺乏父愛,雖然爸爸對他只有媽媽對他的1/10好,而且爸爸對他不像媽媽那麼嚴格,所以他就覺得爸爸好的不得了,也就讓他變得很崇拜爸爸,看到這情況就覺得很多情感過多過少,都會讓行為差生偏差,做父母的不可不慎。
離婚對小孩一定是會有影響的,但是父母雙方要好好給他心理建設跟好的教育,影響就會大大的降低的,孩子最需要的是愛,要讓孩子知道,就算父母離婚,你們還是愛著他的,別因為父母的決定而傷害了小孩,也別在小孩面前訴說對方的壞話;畢竟子女被硬生生與父方或母方拆離的滋味,不但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,而且也是改變孩子部分社交活動的重要成因。但因父母離婚導致的分離,往往代表著永無可能復合的失落感,失去父親或母親,對孩子的傷害都有同等效力。有些青春期的子孩因早年失去父親或母親,無法滿足對另一塊的渴望,所以會對扶養者(父或母)產生不諒解或敵對的態度。
一旦離婚,小孩尤其會強烈感受到父或母之中某一方的離去。因此讓孩子多與分開的父親或母親溝通接近,對孩子更能產生正面的效果。當雙方能就養育孩子問題有正面的態度時,衝突必然減低。而父親如果情緒相當成熟,肯多與孩子接觸,也會使母子間的關係更和諧。反之,若父親自制能力低,則多與孩子接觸反而會損害關係,且將阻撓孩子的人格發展,這中間的行為不可不慎,希望父母遇到這狀況時能夠成熟的處理問題,讓小孩能順利的渡過這困難的時間。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2010.6 再婚的選擇 - - 網誌連結
2010.10 聽媽媽的話 - - 網誌連結
文章中最前面我所分享親戚小孩車禍變成植物人的就是B哥哥的小孩。
2011.4 人生處處要用心 - - 網誌連結
文章中分享婚姻相處之道,看完上面一篇可閱讀此篇文章,一起讓婚姻 & 親子關係更和諧。
~End~